Tuesday, December 23, 2008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


在东京,我有一个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阳台朝向富士山的方向,天晴的话,就能看到夕阳满天的时候看到金色的山影。记得在《Sex and the city》中,Carrie在巴黎住了一间在阳台上就能看到埃菲尔铁塔的房间,激动到尖叫,那么我是不是也有理由尖叫一下呢?顺便说一句,公共走廊那一面似乎是看得到东京塔的。

面对风景这样的平静似乎不是一个好现象,虽然说面对风景尖叫其实也蛮煞风景的。回到一个月没见的北京一点也没觉得这里的天不够蓝,既不陌生也不想念。就像和飞机上隔壁座那个福建人说的那样,北京真是一个挺无趣的城市,但是我喜欢。

下午去书店的时候,顺手买了一盘Discovery的DVD,关于比利时和卢森堡的。看到Oostduinkerke的海滩镜头的时候,我差点从椅子上蹦起来:这不就是我去过的那段灰色的海岸么?不过扫了一眼DVD封皮上的地图之后我又坐了下来,位置似乎还是差了不少的,应该不是同一个地方,只是同为北海的海岸线而已。挺有意思的,这种旅游指南片里,几乎所有的城市总是呈现出它们在晴天丽日下最美丽的一面,或是雨雪潇潇时最浪漫的一面,而本片中的Hasselt却是灰蒙蒙的阴天,不知道剧组是否因此把Hasselt的户外镜头压缩到了少到不能再少的程度,让我不禁暗中发笑。

喜欢有风景的地方不难。比如爱上春暖花开时的巴黎是件很容易的事情,爱上冬天冻雨飘飘时的同一个巴黎就相对难一点,我甚至怀疑那两个巴黎是否是同一个城市。所以说,在北京冬天寒流来袭大降温的时候还会喜欢它的灰蓝天和枯树枝的人绝对是真的爱这个城,而真正喜欢东京的人也并不需要一个看得到富士山日落的房间。我想我和东京不是一见钟情,仅此而已。

不过对东京还是有一种模模糊糊的好感,因为永远丰富多彩的展览、礼貌体贴的店员、四通八达的电车,还有一些模模糊糊说不清却更重要的东西。我想有一天我也会爱上这座城。

Wednesday, December 17, 2008

夜晚一个人的上野公园


去上野的次数大大超过了我的预计。即使算上刚到时忙得没时间出门的时候,也达到了平均两周一趟。不过每次去的目的好像都没有实现... 第一次是去看红叶,结果只看到了不忍池的芦苇和残荷。



第二次是去东京都美术馆看Vermeer,但是人太多就改去国立西洋美术馆看Hammershoi了。第三次倒是严格按照计划去看了Vermeer,可是感觉和我想象中的不太一样,或许虽然都是Vermeer的作品,这次展出的7幅与以前看到的那几幅比还是有一定差距的吧,没有第一次看到倒牛奶的女佣时的惊艳感觉了。还是看图说话吧,左边那幅是在Amsterdam的Rijksmuseum看到的The milkmaid,右边的是这次在东京都美术馆看到的A lady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其实现在再看觉得确实不相上下的,不过当时的感觉确实不同,第一次的感觉总是不太一样的嘛,嘿嘿...



从Vermeer展出来的时候已经快晚上7点了,展览门口还排着近30分钟的队,不过跟下午我去的时候80分钟的队相比已经逊色很多啦。夜晚的天色很奇怪,云彩遮住了大半天空,透出一种毫无颜色的苍白。东京国立博物馆的灯是黄色的,但在上野公园一片淡绿色路灯的映衬下如同没有温度一般冷漠。下午的雨已经停了,一点风都没有,门前水池里的倒影很清晰。影子与真实的严格对称显出一种不近人情的意味。



出公园门的时候在国立西洋美术馆门口被庭院里的灯光吸引住了。大概是因为临近圣诞节的缘故,庭院里的树被装扮得着实非常珠光宝气,和地狱之门的气氛相当不搭调。


在公园门口的咖啡馆处好像又找回了一点玩相机的兴趣,对着空无一人的桌子滋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有点想巴黎了,深夜塞纳河畔的咖啡馆,河对面就是巴黎圣母院,圣诞的时候,圣母院门前的空地上会有一棵很大的圣诞树,还有到处都有我喜欢的旋转木马。



PS: 被Vermeer展放映的关于Delft的短片又掀起了对欧洲尤其是荷兰的向往了,诶,什么时候有时间学一点荷兰语就好了!决定把它排在德语后面,放在to-do list上,嗯。

Saturday, December 13, 2008

Vermeer@東京都美術館

在东京逛美术馆很难忽略Vermeer,因为一个展览中哪怕只有一幅他的作品,该展览也一定会在poster上用最大的字号写上Vermeer的大名。如果有5幅以上他的作品呢,你就等着排队好了,但凡是周末就一定会有大批的人涌来看,以至于美术馆的门口和HK大打折的LV门口一样需要有人举着牌子告诉大家队尾在哪里。谁让Vermeer传世的作品只有区区36幅呢... Btw,我倒是从来没见过东京的LV店门口有人排队,同为国际大都市,HK有些方面实在不太上得了台盘。

东京都美术馆的这次Vermeer展题为“光的天才画家Vermeer和Delft的名家们”(フェルメール展 光の天才画家とデルフトの巨匠たち)。大约是日本荷兰年的面子大,这一次就来了7幅,所以队也是分外的长,我一直等到展期的最后一个周末才终于下决心去排了这个长队。据说最后展览参观人数破了90万,也算是东京都美术馆的一个小小纪录了。

Vermeer生于1632年,卒于1675年,出生时受洗于Delft,年轻时在Amstertam做学徒,结婚后又回了Delft。他并不是个从一开始就醉心绘画的天生艺术家,而是先由艺术作品的买卖开始,中间开过几家不赚钱的酒吧,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继承了父亲的祖业,不过如大多数艺术天才一样生意低迷。好在他娶了个有钱的老婆,最后干脆搬去岳母家里住,还算是一生平安,没尝过太多颠沛流离。

他作品中最吸引人的是一种奇特的光感。即使在几百年后的今天看来,画面中的光线仍然丰富且细腻,简直能从画里照到画外,似乎伸出手来就能看到那光在自己的手上投下影子一把。据说这和Vermeer使用的颜料有关,虽然生意不佳,但他画画用的颜料都是非常昂贵的天然颜料,无论色调还是持久度都非常出色。有人猜他背后其实有个富有的保护人,所以才能在大萧条的年代里仍然负担得起如此昂贵的颜料。

本次出展的Vermeer作品有7幅,包括The Girl with the Wine GlassChrist in the House of Martha and MaryDiana and Her CompanionsWoman with a Lute,仅存世两幅的风景画之一The Little Street,晚年的代表作Woman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还有近年才被认定为Vermeer作品的A Young Woman Seated at the Virginals。本来The Art of Painting也要来的,维也纳美术馆的专家鉴定画作状态不好,长途运输可能会影响保存,后来才换成了都柏林爱尔兰国家画廊的Woman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

回头再专门起文数存世的Vermeer作品和我看过的部分,这里放几幅东京都美术馆主页上给出的作品展示:







这里先顺便说一句东京都美术馆。东京都美术馆位于上野公园深处,毗邻上野动物园。1926年开馆,现今的建筑是1975年所建的新馆。入口大厅略低于地面,低调但大气。举办的展览既包括名家之作的回顾展,也有新人新作的公募展,每年举行数百场展出,是东京市民中人气很高的一个美术馆。去上野公园游玩的时候不妨也来此一游。

东京都美术馆主页:http://www.tobikan.jp

Thursday, December 11, 2008

error 554

其实我知道他已经不在这个世界上了。多年前聚会的时候就有同学告知了我他的死讯,但是在同学录上看到他的email的时候,我还是忍不住会怀疑,会发信去问问试试,直到收到这样的回信——Error 554: This account has been disabled or discontinued.

很多年前坐同桌的时候,我们相处得并不怎么样。两个年轻气盛的小家伙,冷嘲热讽吵得一塌糊涂。当然,伶牙俐齿的我占上风的时候总是多一些,常气得他半天不理我。后来他转学走了,再后来他去了日本,再后来,再后来我在大学毕业后的某一年的高中同学会上得知他已经魂断异乡。很希望是我弄错了,他会看到我的感叹,写信来骂我为什么咒他,然而告知我噩耗的人是他的同村邻居,曾去给他扫墓,弄错的机会是零。不知他在日本的日子是不是快乐,是不是辛苦。明年的盂兰盆节我想为他点一盏灯,补上始终没有机会说的道歉。

人生果然苦短,希望不会在等待中失去更多。

PS:清华最近一个月之内跳了两个,无语...

Monday, December 08, 2008

在东京看罗丹

上周末去了上野公园的国立西洋美术馆,如愿以偿的看到了一小批莫奈,还有一小批罗丹。巴黎的罗丹博物馆只看花园的票价是比较便宜的,东京这里更帅一点,《地狱之门》(La Porte de l'Enfer)和《加莱义民》(Le Monument aux Bourgeois de Calais)都是放在门口随便看的。常设展部分的一楼门厅里摆了一个小号的《吻》(Le Baiser),和巴黎的那个原始大小的相比感觉有些不同,挺好玩的,看来作品的大小对于观感还是挺有影响的。布展的格局当然影响就更明显了。罗丹博物馆把走路的人像(L'Homme Qui Marche)放在了一楼大厅,背后的落地窗透入的光线让静止的雕像有了马上就要动起来的感觉,胜过国立西洋美术馆把这个作品放在墙角。地狱之门的摆放环境两处相似,都是置于浅色的背景墙之前,作品正面留出了充分的空间供参观者观赏。不过国立西洋美术馆加莱义民的陈设要比罗丹博物馆更胜一筹,半人高的底座抬高了观赏者的视线,再加上正值秋天,秋叶的金黄色与青铜的暗绿色的对比更加强调了沉重和悲壮的感觉。

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地狱之门》

东京国立西洋美术馆的《加莱义民》

巴黎罗丹博物馆的《地狱之门》

巴黎罗丹博物馆的《走路的人》

Sunday, December 07, 2008

Vilhelm Hammershøi: 沉默的诗


下午本来是打算去东京都美术馆看Vermeer的,到了门口之后发现队排得好长,于是临时改变主意去看国立西洋美术馆马上就要结束的Vilhelm Hammershøi: The poetry of slience。其实这个展览的poster也在公司食堂对面的墙上看到过,乍一看常会误以为也是Vermeer展的广告,但仔细看的时候那种调子上的显著差异是非常容易分辨的。

Vilhelm Hammershøi的作品是比较不适合印在卡片或者书上的那种,原作中丰富的层次在复制之后往往成了一团模糊不清的灰色。顺便说一句,似乎喜欢Hammershøi的人都认为他的作品中充满了细致的层次和变化,沉静的灰调子中有着丰富的色彩。

画家的妻子Ida是他的作品中最常出现的人物,虽然通常是以背影出现。因为他们没有孩子,所以有人怀疑Vilhelm Hammershøi和他的弟弟Svend一样是gay,还有人认为是因为担心遗传Ida Ilsted母亲的精神疾病。我觉得前者不太可能,从他的作品中不难看出他对Ida的感情有多么深,那种表面平静之下压抑的热情不可能仅仅是出于对艺术的热情而已。

越来越喜欢荷兰、比利时、丹麦这一小块地方的画家了,有热情但又高度自制,作品中传达出的情绪看似平静其实非常强烈。下周再去一次上野,Vermeer也不能错过,嗯。

Michael Palin做过一个关于Vilhelm Hammershøi的专题节目,相关报道在http://www.guardian.co.uk/artanddesign/2005/jul/06/art,有些有意思的信息。

再贴几张Vilhelm Hammershøi的作品,确实是不折不扣的poetry of slience。顺便再强调一下,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看原作,那种微妙的光感是复制品难以企及的。





Sunday, November 30, 2008

show一下我的新玩具——W61S

新买的可以照相的手机,或者说可以打电话的照相机... AU的W61S,Sony Cyber-shot系列,呵呵。

昨天拿到手之后试用了一下,去噪平滑做得真是夸张,边缘处的颗粒感非常明显,晚上室内比较复杂的光照条件下的自动白平衡也不太准,不过歪打正着,效果很有Lomo感,所以正好用来做玩具啦:)

贴图两张,都是一点没处理过的。


Wednesday, November 19, 2008

还是崇拜Severus Snape

上周末聊天的时候小严让我给他推荐适合平时消磨时间的小说看,他这一问还真把我问住了。经典名著肯定不适合这种目的,起点之类的东西又未免太无聊了一点。想来想去最后推荐了Harry Potter,被小严同学小鄙视了一番。

不过我确实很喜欢这套书啊,尤其是其中的Severus Snape同学,酷得像蝙蝠一样。呃,我的point是,在人人都喜欢你、事事都顺利的情况下乐观不能算是真正的乐观,像这只偶像级别大蝙蝠那样在几乎被所有人误解、诸事不顺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坚持生活如常,这个才是真正的乐观。我最近太宅了,要像Snape同学学习,自己一个人也要活得坚强。当然,还有要长情~~~

Okay,牢骚完毕,睡觉去了。明天还是晴天。

Tuesday, November 18, 2008

下一站是你 / Next stop is you!

照片一组,祝Koen同学30岁生日快乐。
PS: Koen, it is your 30-year-old birthday, right? //blush...^_^








Friday, November 14, 2008

爱,在路上

清理硬盘的时候回顾了一下最近几年的旅游计划,发现总是半个半个地完成,比如长白山青岛计划只完成了青岛一半,而苏州黄山计划也只完成了黄山一半。估计是计划总是做得太大的缘故吧。有7天的假期就总是计划把7天时间都花在路上,实际当然很难做到。不过还是不肯吸取教训,新的计划还是一样做得很大,明年的几个备选计划都是10天的,估计很难有机会准确实践。

人越老,旅游的目的变得越莫名。MJ千里迢迢去了趟云南,回来号称收获就是看到了若干种不同的垂头菊,堪称我的榜样。念念不忘要去某个很远很远的地方,其实往往不过只是为了圆心里的一点点执念而已。而见见老朋友也显然是比看看新风景更重要的事情。最近做的最发指的旅行计划俨然就是个蹭饭计划...

对比了一下小严的旅游照片,发现了很奇怪的一点:我的照片里有我自己的非常非常的少... 想想也是必然的,几乎总是一个人出去,相机在我的手里,自然相片里就不会有我了。而且越来越懒得去风景优美的地方。总是在城里打转,而且还是在去过的城市周边打转。列了个春天去看郁金香的计划,先飞巴黎而后北上。列完之后一看自己都不禁摇头,完全是顺着以前走过的路线再走一次而已:巴黎-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然后再掉头回去。无非加上了上次因为时间紧张没去的地方而已,太没出息了!决定如果不是一个人的话就不要按这个计划走,大好的四、五月春光和大笔的银子浪费在这样的路线上未免太没有前途了!当然,如果是一个人的话,还是这种温故的路线更合适,有足够的回忆填满在路上的时间,无需担心寂寞悄然袭来。

旅行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扪心自问,大部分时候,只是为了告诉自己,远方有着值得向往、值得期待的东西而已。而若一定要找出这些东西的话,就是执念了。有一点后悔,当那个人在我身边的时候,我们没能好好享受一起旅行的快乐,常常因为担心将来不能够在一起的缘故而吵架。在进城的RER C里吵架,在卢浮宫门口的艺术桥上吵架,甚至圣诞节前一天的下午还在吵... 如果那时能够预知以后其实并不能一生厮守的话,一定会多多珍惜在一起的每一秒钟,完全顾不上吵架的吧。而如果后来确实能在一起的话,就更没有必要为了担心不能在一起而吵架了。所以说因为担心将来不能在一起而吵架实在是最愚蠢不过的事情了。只是这样的道理虽然能够想得明白,实际做起来却很难。现在又处在类似的情形里,同样还是时时有因为这些没有根据的担心而吵架的冲动。

以前的照片里,一向是把第一次去法国的那批照片当作最珍贵的,做了好多备份,生怕不小心硬盘出个问题就丢了找不回来了。起初是以为因为法国是我自小向往的浪漫国度的缘故,但后来又去了法国一次,也拍了不少照片,却并没有再那么珍视。那么,大约因为是第一次去法国的缘故?可现在第一次来日本这个因着樱花而同样有着浪漫气氛的国度,却连那种拍照的冲动都没有找到。后来我想,应该还是没有爱的缘故吧。不会无缘无故地爱上一个人,也不会无缘无故地爱上一个城市。其实爱上巴黎的因素中,有几分是来自对那个城市的向往,而有几分是来自所爱的人对巴黎的爱呢?若是现在小严像喜欢巴黎一样喜欢东京的话,我肯定也会对这个城市更多些热情吧。

君的生日还有两周。发现和小严在一起之后越来越少想起他了,看来幸福的人果然健忘。只是那样的感情居然都会淡去,我多少让自己有点惊异。原以为长情的自己,两年的时间里心里的伤口似乎也就渐渐痊愈了。现在站在布鲁塞尔街头我们曾经一起走过的地方的话,我想我还是忍不住会哭,但是不会再后悔,不会再遗憾,因为我现在真的很幸福。有时候我是很相信其实没有天理的,想一下,我居然还可以这样幸福,怎么可能!不过即使将来有一天小严会离开我,曾经一起拥有过这样的幸福也已经无比幸运。能够确定我是真的爱一个人的,那么所有为他而付出的就都不必担心后悔了。真爱里唯一可能后悔的就是那时是否不够勇敢,是否不够坚持。如果那时我再多爱他一点,这样的假设是最大的遗憾,这样的错误我绝对不会再犯。

爱,坚持到底,一生一世,执手偕老。

Monday, September 22, 2008

第一次语言障碍——在上海寻访正宗的法式面包房

虽然开始学二外的时候我就有这个心理准备了,知道语言之间会互相影响,学一门新的外语可能和以前学的那门混起来,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居然有这么一天,居然会导致说母语都语言障碍了,真是要疯掉了,ft...

事情是这样子的:上次路过新天地的时候看到Paul的分店之后一直念念不忘,于是昨天下午就跑去了。一进门就有mm甜甜地说Bonjour,面包、点心牌子上也都是中法两种语言,而且说实话看法语还相对更容易明白到底是什么东东。不过对排在我前面的几个外国人,售货员还是拿英语招呼他们的,不知是他们不说法语还是售货员不说。总之轮到我的时候,小帅哥售货员很热情地忽然切回中文问我要点什么,我张口说了“我要一个...”之后忽然忘了baguette的中文是什么了,只好很郁闷地说“我要一个baguette”,然后小帅哥就大睁着眼问我“你要什么?”重复了两遍他还没听明白,然后我就真正郁闷掉了,干脆全换法语:“Une baguette, s'il vous plait!”这回效果很好,他一遍就明白了,然后大声回答:“啊,ok,一个baguè!”难道他们读这个词的时候最后的ette的音全部省掉的吗... 那么怪不得一开始听不懂我要什么了,要是我只想要demie baguette不知道要说几遍... 买了面包出来脱离了中英法语混杂的环境,过了条马路立刻就想起来baguette的中文是什么了,不就是法式长棍么,刚才居然死活想不起来,ft呀,俨然老年痴呆前兆了!还好这是个外来词,还可以容我给自己找个借口,呼呼。

贴一张Paul新天地店的图片,就在太仓路,在新茂大厦上班的各位有钱人有空的时候很方便溜过去弄点东西吃。中文名字翻的是“保罗贝香”,我猜“贝香”大概就是“倍儿香”的意思吧,莫非找了个北京人翻的不成...


除了法式长棍之外还点了一个“红果蛋糕”,所谓的红果就是fruits rouges,几种红色的浆果的统称而已,除了覆盆子和红莓之外的我就不认识了,反正好像没有樱桃。就在国内吃过的而言,味道确实很不错了,具体来说就是果酱的味道很天然,够酸;) 真的,国产的果酱里这种自然酸味的很难找的...长棍的水平也很过关,虽然凉了之后外皮的脆劲不够了,但是口感中硬和韧的比例还是正常的,这样下次就敢要三明治了,长棍做不好的话三明治简直没法吃。没要牛角面包,那个东西凉了我一向不喜欢吃的。以前最喜欢的维也纳巧克力面包也没要,差不多的价钱,但是体积比巴黎的缩水了一半不说,卖相也不怎么样,形状不匀称且表面花纹不够规则,真不明白这个他们怎么会做成这样,下次再看了。

Ok,下次的目标是找到人请我吃,嘿嘿嘿....

Saturday, September 06, 2008

悄悄的一线光


借用一下亦舒的小说题目。那是个讲善有善报的故事:三个落魄女子因为曾帮助过一位老妇人而得到她的帮助,从而从生活的泥潭里爬出来东山再起。亦舒的书中细腻的描写通常并不多,但往往夹有不少精彩的大白话,不做作,不高深,但是很真实。比如《悄悄的一线光》中说的:女人不结婚老了就成了一个单身老女人。还有比如就算失恋,坐在自己的大屋里痛哭总比露宿街头痛哭的强。没有经济实力真是没办法潇洒起来的。

最近上课的时候常常走神去盘算将来的工资应该怎么花。这种没有鸡先数蛋的事情我不常做,不过这次实在是忍不住。花自己的钱总算不必再像花父母的钱那样有负罪感。以前一直想去但舍不得钱的地方明后年大约会有能力去得了了吧。非常非常憧憬靠自己的努力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只是无论这生活多美妙,若无人一起分享,总难免有些美中不足。

不想那么多了。其实在生活里,那悄悄的一线光总归还是要靠自己给自己的。还是那句话,即使一个人也要努力画一个圆满的圆。

*To君:红瓦屋顶和厚重的云层都让我想起你在天台上给W拍的那张肖像。这张照片送给你,你也曾是我生命中悄悄的一线光。

Thursday, September 04, 2008

Pau, Henri的城市

去Pau之前,在我的想象中,它是一个建在半山的城市,有高高的城墙,外表朴素而坚固,但其中却热烈而辉煌,就如我想象中的Henri IV。对我这个不爱读历史的人来说,对亨利四世的印象都是从电影和小说里来的:他去娶那个著名的漂亮女人Margot,却差点被岳母在婚礼之后宰掉,躲在老婆的裙子里保住了一条命后来寻机逃回了Pau。本来王位离他还远着呢,可排在他前面的人个个都死得很快,于是他居然登上了法国国王的宝座,并还为此还特地改了个宗,信了天主教,最终成了法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国王。这样一个人,他的家乡会是什么样子呢?怎样的城市会培养出这样一个能屈能伸、终成大器的人呢?

在那个冬天里,小V带着我从法国中部驾车南下,去拜访这个我心目中带有若干传奇色彩的城市。一路天气阴霾,以至于路过波尔多的时候我连停下来吃个饭喝一杯的心情都没有。到达Pau的时候已经是晚上,不知是否刚下过雨的缘故,这么靠南的地方并不比巴黎暖和多少。晚餐之前,为了驱寒,小V的朋友们带我们先去喝点东西,选的店是他们常去的一家专卖热巧克力和果酱的店。店里的装饰是热烈的暖色风格,巧克力壶精致但并不小巧,甚是符合我对这个城市的风格的期望。就巧克力的是面包配四色果酱。巧克力是甜中带苦的,果酱却是甜中带一点点酸。这苦和酸解了甜的腻,反而更衬出甜来。



晚餐吃的摩洛哥菜,不时有肚皮舞娘在席间穿梭,从壁纸到桌饰无不试图营造出一点点华丽的异域风情。饭后的甜点是摩洛哥茶(甜的!)配摩洛哥炸果子(非常甜!!)。甜,这就是我对Pau的第一印象。不是糖茶那种清淡的甜,而是像知味观的桂花糖藕一样浸透了蜜的浓烈的甜。



第二天的行程从开车进城开始。在很多法国城市里,找免费停车位是个非常让人头疼的问题,但在Pau,这个问题解决得很漂亮:市中心的一个大广场用做了免费停车场。Pau城并不大,从这里再走路去市区其他地方都不是太远。第一站自然是Henri的城堡。城堡建在地势较高的地方,本身并不怎么高,借着地势却显出几分巍峨来。从广场走去一路上坡,会经过几座桥。桥下并不是水,而和桥上一样同样是街道,据说这样设计是为了让下层贫民不会干扰贵族公子、小姐们在上层看风景,此外还有个更实际的用途:当穷人们造反的时候,借着这一点地利,镇压起来也方便一些。于是,Pau被建成了一个立体的城市,不仅是上下两层,有的地方甚至是三层、四层。熟悉地形的朋友见我对错综复杂的街道有兴趣,索性带着我们离开大路,从暗门后的阶梯拐进下层的小巷,这里果然又是另一番风味。狭窄的街巷不过一米多宽,多的是阳光照不到的阴暗角落。从这里仰望刚才走过的桥,果然觉得那儿遥远得像另外一个世界。



在城堡的墙角下坐电梯回到城市上层,城堡白色的外墙在强烈的日光下显得异常炫目。绕着城堡有一小圈窄窄的花园,典型的法兰西风格,各式花草拼出整齐的几何图案。冬天里开着的花不多,但仍能看得出图案的形状。不知道当初Margot在Pau居住时是否也曾带着几分失意在这里散过步。我很好奇Henri到底是否爱过她,而她又是否曾期翼过在两人之间有真爱的出现...



从城堡去议会厅的路建在上层城市的边缘处,面向Pyrénées,视野非常开阔。没有云层遮挡的时候可以看到长年积雪的几座高峰。另一面是城里最贵的旅馆们,为富人们提供一流的窗景,同时也为穷人们如我提供漂亮的街景。建筑受了一些南面西班牙来的影响,颜色比北方更亮丽,装饰风格也更时髦。如果另外一面不是山而是海的话,大概会和Cannes那条著名的滨海大道有几分相似。



上下两层之间有小缆车相通。下到低层之后才发现Pau城也是有条河的,刚才访问的城堡其实就建在河畔。据带路的朋友说河水来自雪山,他们常去城外的上游段玩皮划艇,或者去Pyrénées远足。他平时在银行工作,天天西装笔挺的去上班,但一到周末,甚至就是平时下了班,往往立刻换上一身专业的运动行头又出门了,很少闲呆在家里。似乎住在Pau的人大多喜欢运动,且很会玩。也难怪了,这里离山很近,又不缺水,无论登山、滑雪,还是划艇,都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即可实现,想不爱玩反而更难吧。



教堂自然也是城里一份少不了的风景。这里曾经是新教在法国的大本营,想必教堂的风格、形式都应当和北部典型的天主教教堂有所区别,不过我对这些知之甚少,看不出个所以然。恰逢圣诞刚过,城里四处还挂满了彩灯。最常见的就是流星形状的,指的大概是象征耶稣降世的那颗流星吧。在黄昏时淡粉色天空的映衬下,我总觉得那颗流星正在向我微笑。



这就是我对Pau的印象:热烈的,立体的,快乐的。虽然只停留了数日,却不知为何对它有着莫大的好感。而虽然有着莫大的好感,却并不急于再次造访,或许是担心破坏美好的第一印象吧。无论如何,我喜欢这座Henri的城。

Wednesday, September 03, 2008

海上花

今天下午赫然听说我在法国,于是赶紧去声明了一下我目前的所在:在中国、在上海。有时候一不留神,会把“在上海”说成“在海上”,然后就会想起雷光夏那首让我痴迷了许久的《海上花》:

凝结的时间/流动的语言
黑色的屋里/有隐约的光
可是透过你的双眼/会看不清世界
花朵的凋萎/在瞬间
而花朵的绽放/在昨天

上海市区离海稍有一点距离,不太近,也不太远。既没有近到住在城里的人吃完晚饭就去海边遛个弯的程度上,也没有远到需要长途车才能到的份上。吴淞口就在东北面的宝山区,3号线延长线到头就不远了,自从在地图上发现了这一点之后,我就又不可遏制地起了去看海的念头。

看海去。自从认识了君之后,受了他的传染,开始痴迷看海的感觉,尤其是冬天荒凉无人的海。前年去了Heist,去年去了Biarritz,今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该会是最方便的,在办公室的窗口眺望东京湾就好了。明年呢?明年不知又会在哪里了。去年在Biarritz的海看得不太过瘾,因为太舒服了。那里即使在冬天也还是那么的热闹,阳光好得不得了,而且那时还有小V在我身边,气氛实在太过温馨。冬天的海还是应当独自去看的,不要美景、不要温暖、不要人群。



前年圣诞节在Heist看的那场海就是如此。一个人在圣诞节的清晨背着笔记本这一件唯一值钱的行李骑了几十公里,在蓝灰色的天空下站在深灰色的海滩上静静地看了一个钟点浅灰色的海。没有在沙滩上写字,没有对着大海呼喊,只是站在海浪将将能够到的地方看海水涌上来打湿我的鞋子。掏出相机拍了几分钟,浪怎样涌上来,又退下去,镜头前看到的是孤单和绝望,镜头后的人心里也同样是如此。那一个钟点的头一刻钟里在想“我终于看到冬天的海了”,后面的三刻钟都在做另外一件事,就是鼓起勇气骑那几十公里的路回去,回一个不是家、无事可做、也没有人等我的地方去。



回去的路上骑了一半衣服被汗湿透,而水也喝完了的时候,终于忍不住进了一家路旁的小咖啡馆买杯热的东西喝。圣诞节的下午,其实还不到开门营业的时间,老板夫妇和几家邻居正聚在柜台前看电视,我的东方面孔引得柜台边的人齐齐地望过来。那时的我很丑,为了御寒把行李中所有的厚衣服都翻出来穿在了身上,一条旧围巾像农妇一样包在头上,脸被寒风吹得通红,额头上若干青春痘更是愈发红得显眼。随口用法语道了“日安”之后才想起来这里是荷语区,果然老板带着几分好奇用英语回答了我的问候。咖啡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倒是附送的浇巧克力的手指饼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电视里正在播的是个新年晚会之类的节目,女孩子们列了队在跳维也纳华尔兹,裙裾飞扬,像极了某一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那一刻很想哭,很想放弃,不想回去了,或者至少可以不要骑车回去了,改成带着车子坐火车回去,但是没有钱了,买不起火车票,也付不起不能按时还车的罚款,所以必须回去,而且必须在晚上规定的还车时间之前骑到。向老板娘讨了一可乐瓶的自来水,继续回到因着夜幕的逐渐降临而变得越来越冷的寒风里。穿过了一段无人的树林,穿过了一片无人的牧场,在城市的外围迷了若干次路之后终于回到了Brugge的旅馆。还好付了自行车的租金之后,身上的钱刨除回家的车票之外还够买一份pizza+啤酒的晚餐。吃喝完毕之后就趴在床上蹭邻居的无线网络上网,告诉君我去看了他最喜欢的冬天的海,果然像他说的那样寂寥呢。他在网络的那一头敲上一个笑脸,说他喜欢的也不只是寂寥呵,明天在Bruxelles见吧。



我想海上花就是那样绽放的吧。在大广场旁的咖啡厅里,我们恶作剧地一个用法语、一个用荷语和侍者打招呼,而点餐的时候又反过来刚才说法语的人说荷语、刚才说荷语的人说法语。当我们吃完付帐的时候又再一次交换语言来说的时候,好脾气的侍者大叔终于忍不住翻了一个白眼给我们,哈哈。在南站,我把来的时候看到的那个用荷法英德四种语言写着鲜花字样的花店指给他看,他眨着眼睛问我想不想向他学习优美的Flemish,我忙不迭地应了,大大描述了一番我对于他们那种aaoo的可爱语言的向往。只可惜海上花凋谢得太快。直到今天,我认识的荷语单词还是不超过10个。教材和字典跟着我回了国,而后现在又放进了走向下一个冬天的海的行李中。只是,海上花谢了还会再开吗?

在上海。海亦不远。我相信花朵的绽放不会只在昨天。

Saturday, August 30, 2008

Dido - Paris

居然从来没贴过Dido的Paris这首歌的歌词吗?真是不可思议... 这是我的最爱,一定要贴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嗯。

Paris

Dido

Coming back from Paris on the train
I really didn't care if the journey took all day
Trying to turn the pages of my magazine
While trying to keep a hold of your hand
And ordering a coffee that I wouldn't ever drink
Just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
just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
I didn't know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The last time I saw you...

At Waterloo we went our separate ways
When I got in my cab I didn't turn and wave
Didn't go to work just went to bed
Trying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
Trying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
I didn't know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The last time I saw you...

I phoned your office this afternoon
They said they hadn't heard anything from you
It's been seven days without a word
I have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
I have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
I didn't know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The last time I saw you...

Going back to Paris on the train
Raining and without you it's not the same
I have to do this journey one more time
just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
just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
I didn't know it would be the last time
The last time... I saw you...

The last time... I saw you...
The last time... I saw you...
The last time... I saw you...

--------------------------------------------------------------------------------------
As mentioned in the previous post, I always consider the train as the Thylas from Brussels to Paris, though in fact it should be a train from Paris to Brussels. (Since they went separate ways at Waterloo, it should be around Brussels, isn't it?) Besides, it's a train with magazine and coffee. I would like to add a small piece of Côte d'Or with the coffee to make the story look even more familiar. Moreover, it should be a grey winter day but not rainy. Rain is too obvious for a the-last-time sign. Usually we can know that it was the last time only when it's already years after. Indeed, 7 days are a bit too short to be so desperate.

Fortunately or unfortunately, I am such an optimist that I do believe that as long as both of them are still alive, they always have the chance to meet again. Just do that journey one more time, girl. Good luck.

开始听日文歌

以前是从来不听日文歌的,现在生活所迫,不得不学日语,于是也只好开始听日文歌。为了培养感情,是从有中文翻唱的几首最耳熟能详的开始的,比如刘若英的《后来》和《很爱很爱你》,都是翻唱日本组合Kiroro的。有的觉得翻唱之后的歌词更好,比如《后来》;而有的觉得原来的更好,比如《很爱很爱你》。

《很爱很爱你》的原唱叫做《長い間》,“长久”的意思。最喜欢的是这两句:“笑顔だけは忘れないように/あなたの側にいたいから”。想守在你身边,只为不忘记你的笑脸。让我想起Dido的《Paris》:“I have to do this journey one more time, just to keep you and Paris on my mind.”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这首歌里提到的train是在说Thalys...

扯远了。其实我更喜欢Kiroro的另外一首歌——《Best Friends》,正在努力练习中,希望将来能够在卡拉OK里K出来:) 听第一句的时候就被打动了:“もう大丈夫心配ないと”。心配ない真是个动人的词啊,sigh,就像幸せ这个词一样,只要念一下就觉得很好听。

Kiroro的三首歌的歌词附在这里。从网上搜的,好像有个别错别字,有空的时候再检查。

Best Friend

もう大丈夫心配ないと 
泣きそうな私の側で
いつも変わらない笑顔で 
ささやいてくれた
まだ まだ まだ やれるよ
だっていつでも輝いてる

時には急ぎすぎて 
見失う事もあるよ仕方ない
ずっと見守っているからって笑顔で
いつものように抱きしめた
あなたの笑顔に 
何度助けられただろう
ありがとう ありがとう Best Friend

こんなにたくさんの幸せ感じるときは 瞬間で
ここにいるすべての仲間から最高のプレゼント
まだ まだ まだ やれるよ
だっていつでもみんな側にいる
きっと今ここでやりとげられること
どんなことも力に変わる

ずっと見守っているからって笑顔で
いつものように抱きしめた
みんなの笑顔に何度助けられただろう
ありがとう ありがとう Best Friend

時には急ぎすぎて 
見失う事もあるよ仕方ない
ずっと見守っているからって笑顔で
いつものように抱きしめた
あなたの笑顔に 
何度助けられただろう
ありがとう ありがとう Best Friend

ずっと ずっと すっと
Best Friend

未来へ

ほら足元を见てごらん
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む道
ほら前を见てごらん
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

母がくれたたくさんの优しさ
爱を抱いて歩めと缲り返した
あの时はまだ幼くて
意味など知らない
そんな私の手を握り
一绪に歩んできた

梦はいつも空高くあるから
届かなくて怖いね
だけど追い綼けるの
自分の物语だからこそ
谛めたくない
不安になると手を握り
一绪に歩んできた

その优しさを时には嫌がり
离れた母へ素直になれず

ほら足元を见てごらん
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む道
ほら前を见てごらん
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

その优しさを时には嫌がり
离れた母へ素直になれず

ほら足元を见てごらん
これがあなたの歩む道
ほら前を见てごらん
あれがあなたの未来

未来へ向かって
ゆっくりと歩いて行こう

長い間

長い間待たせてごめん
また急に仕事が入った
いつも一緒にいられなくて
寂しい思いをさせたね

逢えないとき 受話器からきこえる
君の声がかすれている
久しぶりに逢った時の
君の笑顔が胸をさらっていく
気づいたのあなたがこんなに 
胸の中にいること
愛してる まさかねそんな事言えない

あなたのその言葉だけ信じて
今日まで待っていた私
笑顔だけは 忘れないように
あなたの側にいたいから
笑ってるあなたの側では 素直になれるの
愛してる でもまさかねそんな事言えない

気づいたのあなたがこんなに 胸の中にいること
愛してる まさかねそんな事言えない
笑ってるあなたの側では 素直になれるの
愛してる でもまさかねそんな事言えない

Wednesday, August 27, 2008

Lines from "Before Sunset"

Some of my favorites.

Jesse: You want to know why I wrote that stupid book?
Celine: Why?
Jesse: So that you might come to a reading in Paris and I could walk up to you and ask, "Where the fuck were you?"
Celine: [laughing] No - you thought I'd be here today?
Jesse: I'm serious. I think I wrote it, in a way, to try to find you.
Celine: Okay, that's - I know that's not true, but that's sweet of you to say.
Jesse: I think it is true.

Celine: I guess when you're young, you just believe there'll be many people with whom you'll connect with. Later in life, you realize it only happens a few times.
Jesse: And you can screw it up, you know, misconnect.

Celine: You can never replace anyone because everyone is made up of such beautiful specific details.

Celine: I was having this awful nightmare that I was 32. And then I woke up and I was 23. So relieved. And then I woke up for real, and I was 32.

Saturday, August 23, 2008

推荐6pzhuzhu的一个新文——《长大》

阅读地址先:在6pzhuzhu mm在晋江的专栏《清凉殿》。目前还在连载中,所以我偷个懒不写正经的读后感了,随便扯几句。

从某种角度上说,《长大》就是《转身之间》的现实版,或者说,《转身之间》和《长大》其实讲的是同一个故事。讲的还是医学院学生的故事,摆脱了杨康、念慈和郭襄等等人物的既有背景之后,6p在《长大》中无论在塑造人物还是安排情节方面都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虽然目前看来两篇文在伯仲之间,拭目以待她会不会达到一个更高的高度。

看文时的另一大乐趣是猜测到底作者把自己投影在了文中的哪个人物身上。通常自然是主角,但是总觉得6p的性格不会是萌萌那种小家碧玉型的,大约更偏向陈曦的大度洒脱才对。不过或许是二者兼有也不一定哦:)

总而言之一句话,凡是喜欢《转身之间》的朋友们,强烈推荐去追《长大》一文,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Wednesday, August 20, 2008

This is my life?

This Is My Life, Rated
Life:
7.7
Mind:
7
Body:
8.2
Spirit:
6.4
Friends/Family:
4.1
Love:
6.9
Finance:
6.5
Take the Rate My Life Quiz


呃...